The post 邀請函|智易時代邀您參加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4月10-12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暨第七屆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將在北京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舉辦。展會和大會將以“踐行‘兩山’理念,助力‘雙碳’目標,推動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政策導向、成果導向和發展導向,搭建一個QUAN方位、多層次、國際化的交流合作平臺。
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CIEPEC2025)
地址: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
時間:2025.04.10-12
展位:8A510
我們不見不散
BE THERE OR BE SQUARE
更多參展產品,歡迎您于2025年4月10日至12日蒞臨位于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8號館的智易時代展位8A510參觀指導,我們誠摯期待您的到來。
01/CEM 中東煙氣排放與空氣質量監測會議和展覽會
地址:巴林麥納麥海灣酒店和會議中心(巴林)
時間:2025.04.08-10
展位:32號
02/第26屆中國環博會
地址: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浦東)
時間:2025.04.21-23
展位:E4 D42
The post 邀請函|智易時代邀您參加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雙碳戰略下,鋼鐵、水泥行業的減碳路徑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于2021年7月正式啟動上線交易。
2024年9月9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明確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中年度溫室氣體直接排放達到 2.6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單位作為重點排放單位,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這標志著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全國碳市場原覆蓋行業:發電行業
發電行業管控溫室氣體種類為二氧化碳
計劃新增行業: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
水泥、鋼鐵行業管控溫室氣體種類為二氧化碳
電解鋁行業管控溫室氣體種類為二氧化碳、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
依據國家發布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和報告指南,借助平臺雙碳管理應用構建碳排放管理體系,從線下轉戰線上,匯總龐雜的數據信息通過智能算法實時在線分析,實現碳排放過程可視、可控。
隨著碳市場的推進,企業需要為超出自身碳排放配額的部分購買碳排放權,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為了降低碳排放,企業需要對生產設備、工藝等進行升級改造,如采用新型的節能設備、改進生產工藝等,這些技術升級和改造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且投資回報周期可能較長。
圍繞廠區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系統性管理企業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等內容,建立排放源清單。通過構建廠區三D模型,將企業內各環保業務數據進行數字化、可視化呈現,實時掌握廠區環保各項指標,統攬全局,對問題點及時溯源,實現污染物排放管控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
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增加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
一個完整的 CCUS 系統包含了捕獲、運輸、利用與封存三個環節,每個環節又有多種技術選擇。隨著應用場景的拓展,CCUS技術已經成為中國碳中和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化石能源低排放的技術選擇、鋼鐵水泥等難減排行業深度脫碳的可行技術方案、未來支撐碳循環利用的主要技術手段。
在礦山、空地、工業屋頂等閑置場地安裝光伏,可以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光伏電力系統,實現降低企業能耗,完成節能減排指標, ?安全可靠、無噪聲、無污染,提高廠區綠色電力的利用率,促進廠區低碳生產的目標。
為了降低碳排放,企業需要對生產設備、工藝等等進行升級改造,如采用新型的節能設備、改進生產工藝等,這些技術升級和改造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資金投入。
以末端監測網絡為基礎,建設由點到面的一體化立體監測體系,對碳排放和能源使用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滿足從宏觀到微觀的不同尺度的管理需求,真正做到立體、實時、多維、精準監測。
線下→線上 ??| ??龐雜→便捷 ??| ??粗算→精確
光伏發電控制系統采用新型一體化結構設計,測量精度高,安裝使用方便,可采集多種要素:含太陽輻射(水平/斜面)、溫度、濕度、風速、風向、大氣壓力、氣體等要素,要素可按需定制。
?
污染源溫室氣體排放連續監測系統主要由溫室氣體監測子系統(CO2、CO)、煙氣參數監測子系統(溫度、壓力、流速、濕度)、系統控制及數據采集處理子系統構成,可以有效監管碳排放濃度及水平。
廠界用溫室氣體在線監測儀是集成CO2、CH4、N2O、風速、風向、溫度、濕度、大氣壓等環境監測因素,數據采集傳輸、視頻監控管理及信息技術平臺為一體的模塊化環境空氣溫室氣體在線監測設備。設備采用泵吸式采樣方式,高度集成電化學傳感器與非分散紅外傳感器模組及氣象參數傳感器,模塊化的搭配突出高性價比,為環境空氣溫室氣體在線監測提供數據支撐及溯源分析。
碳排放及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是我公司自主開發的一款服務于環保局和涉及碳排放核查的九大行業的碳排放及能耗在線監測系統,該系統根據各行業企業碳排放核查方法與報告指南中提到的方法進行計算,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在現有手工核查基礎上接入在線監測數據,實現企業與生態環境局的信息化資源互聯互通,協同聯動,建立科學、高效、統一的碳排放及能耗監管體系,助力我國早日達成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The post 雙碳戰略下,鋼鐵、水泥行業的減碳路徑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雙碳戰略下,鋼鐵、水泥行業的減碳路徑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雙碳戰略下,鋼鐵、水泥行業的減碳路徑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雙碳戰略下 水泥光伏項目創新與實踐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雙碳戰略下 水泥光伏項目創新與實踐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啟動實施階段(2024-2026年)。以實碳排放管理基礎、推動企業熟悉市場規則為主要目標,培育市場主體,完善市場監管,提升各類主體參與能力和管理水平。2024年作為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首個管控年度,2025 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約工作。采用碳排放強度控制的思路實施配額免費分配,企業所獲得的配額數量與產品產量(產出)掛鉤,不設置配額總量上限,將企業配額盈缺率控制在較小范圍內。制定碳排放核算報告和核查指南,開展關鍵參數月度存證,夯實碳排放數據質量基礎;推動重點排放單位熟悉核算報告、核查、配額分配、市場交易規則,樹立“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低碳發展意識,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
深化完善階段(2027年-)。政策法規體系更加完善,監督管理機制更加健全,各方參與市場能力全面提升;碳排放數據質量全面改善,數據準確性、完整性全面加強;配額分配方法更為科學精準,建立預期明確、公開透明的配額逐步適度收緊機制。
The post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環境監測之碳排放監管 智易時代二氧化碳監測系統技術方案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其中導致全球溫度上升的溫室效應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重視,CO2的排放是溫室效應產生的主導因素,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逐步增強,特別是煤炭、石油及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直接導致了全球CO2濃度在近代以來大幅升高,帶來了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嚴峻的環境氣候問題。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方案提出要按照統籌發展、需求牽引、創新突破的原則,加強碳計量基礎能力建設,完善碳計量體系,提升碳計量服務支撐水平。
碳達峰、碳中和的實現路徑主要有兩種:碳源減排和增加碳匯,而能否很好的評價以上兩個“路徑抓手”的進展質量是順利開展相關工作的前提,因此CO2高可靠性監測技術的研究意義非常重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CO2在線監測技術,對于國際碳排放量核算技術的先進水平接軌及未來我國納入國際碳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2)用儀器測量法測度CO2排放量可滿足碳排放交易市場對排放量數據質量、時效性的需求,是目前計算法的有效補充,能大力推動碳排放市場的發展;
(3)開展碳監測技術裝備研究,有利于加快推進CO2氣體監測體系的搭建,能更好評估“碳達峰行動方案”的實施質量,在國內碳排放管理大局中爭取話語權有重要意義;
(4)CO2監測是長期戰略,有利支撐國家溫室氣體監測體系的建設,在國際上爭取更權威的話語權;
(5)開展碳監測領域的研究和研發對于推動國內相關政策法規標準的完善有重要的意義。
《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TCAEPI 47-2022)
《固定污染源排放煙氣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T 76-2001))
《固定污染源排放煙氣連續監測系統驗收技術規范》(HJ 75-2017)
《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HJ 212-2017)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GB/T 16157-1996)
本系統?主要由監測站點、?數據傳輸網絡、?數據中心及用戶終端四部分組成。?監測站點負責采集現場CO2濃度數據,?通過數據傳輸網絡將數據傳輸至數據中心進行處理、?存儲與分析,?最終通過用戶終端(?如PC、?移動設備等)?提供數據訪問與分析服務。
?(1)面向管理,輔助核算。根據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建設性參與和引領國際履約,適應氣候變化管理支撐需要開展監測試點,將監測作為排放量核算的重要支撐、校核和輔助手段。
(2)立足業務、兼顧科研。初步建立業務化運行的碳監測評估試點網絡。注重碳達峰、碳中和監測關鍵科技問題研究,先行先試,積累經驗。
(3)統籌融合、協同聯動。將碳監測納入常規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統籌設計,發揮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支撐服務作用。
(1)?監測站點布局?:?根據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人類活動密集度等因素,?在全國或特定區域內科學布局監測站點,?確保數據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2)?數據采集設備?:?選用高精度、?高穩定性的CO2傳感器,?結合氣象參數監測設備(?如溫度、?濕度、?風速等)?,?實現實時數據采集。?
(3)?數據傳輸網絡?:?構建穩定可靠的數據傳輸網絡,?包括有線和無線傳輸方式,?確保監測數據能夠實時、?準確地上傳至數據中心。?
(4)?數據中心與云平臺?:?建立大型數據中心,?用于存儲、?處理和分析監測數據。?開發云端平臺,?實現數據的可視化展示、?歷史數據查詢、?異常報警等功能。?
(5)?數據分析與預警系統?:?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收集到的CO2濃度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建立預警模型,?及時發現并預測CO2濃度的異常變化。??
?無線傳輸?:?利用4G/5G無線通信技術,?實現監測數據的實時上傳。?為了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還需采用加密技術對傳輸過程進行保護。?
?云存儲?:?采用云計算平臺,?實現海量數據的安全存儲與高效訪問。?通過分布式存儲和備份機制,?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還將提供便捷的數據訪問接口和工具,?支持用戶進行歷史數據回溯和分析。?
?實時監控?:?開發可視化監控平臺,?實時展示各監測點CO2濃度變化,?支持預警通知功能。?通過地圖、?圖表等多種形式展示監測數據,?方便用戶直觀了解CO2濃度的分布和變化趨勢。?
?趨勢分析?:?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長期監測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分析CO2濃度變化趨勢,?為政策制定提供依據。?通過時間序列分析、?相關性分析等方法,?揭示CO2濃度與氣象條件、?人類活動等因素的關系。?
?模型預測?:?結合氣象數據、?人類活動信息等,?建立CO2排放預測模型,?輔助決策制定。?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對歷史數據進行訓練和學習,?構建預測模型,?對未來的CO2排放趨勢進行預測和評估。?
?數據加密?:?采用加密技術保護數據傳輸與存儲過程中的信息安全。?對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處理,?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被竊取或篡改。?同時,?對存儲的數據進行加密和權限管理。?
?
遠程維護?:?設計遠程管理系統,?實現對監測站點的遠程監控、?故障診斷與軟件升級,?降低運維成本。?通過遠程管理系統,?可以實時監測站點的運行狀態和性能指標,?及時發現并處理故障問題。?同時,?還可以遠程對站點進行軟件升級和配置調整,?確保系統的持續穩定運行。??
(1)硬件設備
溫室氣體在線監測系統(固定源)
溫室氣體在線監測系統由采樣單元、預處理單元、分析單元、數據采集及傳輸系統等組成;監測數據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傳輸,并進行各種報表的統計工作,能夠滿足政府及環保部門對溫室氣體的監測和評價需求。系統具有結構簡單,維護、安裝方便,可靠性高、適應強等特點。
監測原理:采用先進的NDIR技術與長光程技術聯用,分辨率高、探測下限低、漂移小、設備穩定性強、響應時間快。
產品特點:采用單線吸收光譜和激光長波長掃描技術,不受背景氣體干擾;獨特的采樣探頭設計、簡單的預處理流路、保證系統氣路的長期穩定運行。
溫室氣體在線監測儀
溫室氣體在線監測儀是集成CO2、CH4、N2O、風速、風向、溫度、濕度、大氣壓等環境監測因素,數據采集傳輸、視頻監控管理及信息技術平臺為一體的模塊化環境空氣溫室氣體在線監測設備。設備采用泵吸式采樣方式,高度集成電化學傳感器與非分散紅外傳感器模組及氣象參數傳感器,模塊化的搭配突出高性價比,為環境空氣溫室氣體在線監測提供數據支撐及溯源分析。
污染源溫室氣體排放連續監測系統
污染源溫室氣體排放連續監測系統主要由溫室氣體監測子系統(CO2、CO)、煙氣參數監測子系統(溫度、壓力、流速、濕度)、系統控制及數據采集處理子系統構成,可以有效監管碳排放濃度及水平。
產品特點
?可靠性高:標準化、模塊化設計,組裝簡單可靠;
??自動化程度高,采集系統的詳細狀態信息,可作為數據有效性審核的最有利資源;
??簡潔合理的預處理流路,系統集成布線簡單,安裝維護方便,穩定性強;
??智能化設計,支持自動調零、異常報警、故障報警。
(2)軟件平臺
碳排放及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是我公司自主開發的一款服務于環保局和涉及碳排放核查的九大行業的碳排放及能耗在線監測系統,該系統根據各行業企業碳排放核查方法與報告指南中提到的方法進行計算,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在現有手工核查基礎上接入在線監測數據,實現企業與生態環境局的信息化資源互聯互通,協同聯動,建立科學、高效、統一的碳排放及能耗監管體系,助力我國早日達成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駕駛艙清晰展示市重點碳排放企業相關信息,并做數據分析及排放排名,實時動態展示各企業排放指標及參數。
系統內所有監測點位按所屬行政區域進行歸類和展示,監測點位圖標顏色按其當前設備狀態表示顏色動態顯示,圖標上方注有具體的地理位置,方便用戶直觀、一目了然掌握各個行政區域內監測點位的部署情況和碳排放現狀,系統提供多種方式的地圖效果(矢量、衛星、三維)來實時顯示位置和實時數據。
數據報表:系統自動生成日報、月報、年報,輸出平臺數據報表,展示碳排放數據及說明等信息,輔助環保監管部門進行統計分析,做出對應相關工作降低碳排放。
數據分析:支持折線圖等展示形式并具有導出功能,有效的表現出各企業各監測因子的歷史分鐘值、小時值監測因子的變化趨勢。方便用戶查看時間段內空氣質量變化趨勢和污染物濃度變化情況,同時可以進行監測點位之間的各項參數的對比分析。
設備管理:統計安裝好的企業及設備數量,隨時隨地了解各企業參與碳排放設備及相關治理設備運行情況,針對超排預警企業采取對應監管手段,保證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
用戶管理:系統設置多種用戶等級(系統用戶、管理用戶、普通用戶),不同用戶配有相應的功能權限,保證從政府到企業自身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碳排放及能源消耗情況,及時作出相應管理。
The post 環境監測之碳排放監管 智易時代二氧化碳監測系統技術方案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國家碳達峰試點(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施方案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到 2025 年,園區創新驅動、生態優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基本建立,綠色科技創新取得積極進展,以高新技術為主導的發展路徑明晰,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典型行業綠電使用比例逐步提高,減污降碳協同度有效提升,形成一套相對完善的綠色低碳發展管理機制.技術路徑和政策舉措,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到 2030年,園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突破性進展,能源清潔化、產業綠色化、空間集約化、生活低碳化、治理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能耗和碳排放強度保持在全國領先水平。新型雙碳服務產業體系發揮效能,戰略性新興產業穩步發展畝均效益持續提升,探索形成一批綠色低碳前沿技術或顛覆性技術,引導一批重點企業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總結試點模式、經驗和成效,廣泛開展經驗宣傳,發揮試點對周邊地區乃至全國的輻射帶動作用。
The post 國家碳達峰試點(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施方案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關于印發《臺山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十四五”期間,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基本建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明顯優化,重點行業能源利用和碳排放效率持續提高,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率完成江門市下達的目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2%左右,鼓勵部分具備條件的行業和企業率先實現碳達峰,為全市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十五五”期間,能源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到2030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水平保持在江門前列,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5%左右,確保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
The post 關于印發《臺山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智易時代固定污染源溫室氣體連續排放監測系統技術方案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背景概述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其中導致全球溫度上升的溫室效應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重視,而溫室氣體的排放是溫室效應產生的主導因素,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逐步增強,特別是煤炭、石油及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直接導致了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在近代以來大幅升高,帶來了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嚴峻的環境氣候問題。
相比于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形勢,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現狀更加不容樂觀,據統計人均碳排放量已經大大超過歐盟,總體排放量也遠高于美國,CO2的排放量約占全球排放總量的30%。不管是面對國際社會的巨大政治壓力還是從我國嚴峻的工業生產及能源結構形勢考慮,碳減排都是當務之急。
碳達峰、碳中和的實現路徑主要有兩種:碳源減排和增加碳匯,而能否很好的評價以上兩個“路徑抓手”的進展質量是順利開展相關工作的前提,這其中對溫室氣體氣體含量的測度是相關評價工作的關鍵,因此溫室氣體高可靠性監測技術的研究意義非常重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01/研究溫室氣體在線監測技術,對與國際碳排放量核算技術的先進水平接軌及未來我國納入國際碳市場有重要意義;
02/用儀器測量法測度溫室氣體排放量可滿足碳排放交易市場對排放量數據質量及時效性的需求,是目前計算法的有效補充,能大力推動碳排放市場的發展;
03/開展溫室氣體監測技術裝備研究,有利于加快推進我省溫室氣體監測體系的搭建,能更好評估“達峰行動方案”的實施質量,在國內碳排放管理大局中爭取話語權有重要意義;
04/目前在氣象等領域已開展的溫室氣體監測技術大多采用國外產品,國產化率非常低,環境監測領域的相關監測系統搭建工作還未開始大力推動,亟需推動相關監測技術手段的國產化,解決“卡脖子”問題;
05/溫室氣體監測是長期戰略,有利支撐國家溫室氣體監測體系的建設,在國際上爭取話語權;
06/開展溫室氣體監測設備的研究和研發對于推動國內相關政策法規標準的完善有重要的意義。
建設方案
01/由于現場CEMS為污染源監測數據,該數據實時上傳至環保局。為盡量減少電路穩定性對CEMS設備造成的影響隱患,建議采取另外建設獨立分析小屋用于對污染源溫室氣體CO2、CH4、N2O的監測。同時,新建分析小屋,將采樣、用電等過程與原系統分開,亦可避免新設備安裝維護對CEMS監測連續性的影響。
02/現在點位已進行了溫度、壓強、流速和濕度數據的實時監測。由于CO2等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過程中需要相關數據參與,這些數據的準確性對于最終結果影響較大。若原溫壓流數據能保證準確性,則可與新裝系統檢測數據共用,否則建議加裝新的溫壓流在線監測設備。
產品介紹
污染源溫室氣體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構成
溫室氣體監測子系統(CO2、CH4、N2O)
煙氣參數監測子系統(溫度、壓力、流速、濕度、O2)
系統控制及數據采集處理子系統
產品優勢
產品特點
?基于冷凝直接抽取式高溫伴熱法,具有高分辨率、探測下限低、漂移小、設備穩定性強、響應時間快等特點;
?自動化程度高,采集系統的詳細狀態信息,可作為數據有效性審核的最有利資源;
?簡潔合理的預處理流路,系統集成布線簡單,安裝維護方便,穩定性強;
?智能化設計,支持自動調零、異常報警、故障報警;
?采用半導體激光吸收光譜(TDLAS)技術原理測量,不受背景氣體及粉塵干擾等。
工程建設
?在架空管道等其他不便安裝和維護的場合,需要加裝安裝維護平臺;平臺上需要開取樣孔、溫壓流孔、環保比對孔等。
?平臺:面積≥2m(寬)×2m(長),扶欄高度≥1.2m。
?承重:要求平臺荷載≥4kN/m2,設計要考慮機箱等設備的吊裝,防滑,符合國家相關技術和使用要求。
?扶梯或之字梯:寬度≥1.2m,扶欄高度≥1.2m。
?
安裝維護平臺
?位置:分析小屋盡量靠近測量位置(可以考慮在煙道或者煙囪的下面);開孔位置應能準確可靠地連續監測固定污染源溫室氣體排放狀況。
?建筑尺寸:監測房的使用面積應不小于9平方米(單套系統),室內凈高不小于2.6m,放置體積為800mm*600mm*1800mm的機柜。
?室內環境要求:室內環境溫度在15~30℃之間;相對濕度在80%以下有通風設施和空調;安裝地點應清潔,無機械震動,附近不應有強電磁場干擾。
The post 智易時代固定污染源溫室氣體連續排放監測系統技術方案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十四五”期間,全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初步形成,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的機制初步建立,二氧化碳排放增量得到有效控制,美麗南京建設初顯成效。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4.5%,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升,林木覆蓋率穩定在25%以上,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十五五”期間,全市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綠色低碳先進技術實現突破,減污降碳協同管理體系更加完善,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美麗南京建設繼續深入。到2030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省定目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持續提升,林木覆蓋率保持穩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為實現碳中和提供強有力支撐。
The post 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