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VOC,大家可能會覺得很陌生,但其實早在2010年我國發布的《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中就首次將VOCs列為重點控制污染物。VOCs學名揮發性有機物,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沸點在50—250℃的化合物,室溫下飽和蒸氣壓超過133.32Pa,在常溫下以蒸氣形式存在于空氣中的一類有機物為揮發性有機物(VOCs)。?????我們生活的大氣中的VOCs主要來源于石油化工、印刷、粉墨、家居裝飾、農藥化肥等行業,而且VOCs的成分復雜、化學結構不同,目前監測出的VOCs就有300多種,按主要成分可以將其分為四類:以甲醛為首的醛類;強烈致癌物質苯和苯系物;形成光化學煙霧前體物的非甲烷總烴;還有破壞臭氧層,加劇溫室效應的氟利昂,嚴重影響了居民身體健康和生活環境安全。
其中VOCs污染排放對PM2.5和臭氧的影響尤為突出,VOCs是形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體物,對氣候變化也有影響,根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源解析結果表明,當前階段有機物(OM)是PM2.5的最主要組分,占比達20%-40%,其中,二次有機物占OM比例為30%-50%,主要來自VOCs轉化生成,所以要治理PM2.5和臭氧問題,要從VOCs入手。
智易時代推出的ZWIN-FVOC06固定汚染源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系統以在線氣相色譜儀為核心,可應用于對固定汚染源廢氣中總烴、甲烷、非甲烷總烴、苯系物、氯苯、乙醛、丙烯醛、甲醇、氯乙烯、丙烯腈等一種或多種化合物的監測。
設備采用的FID檢測原理,通過以氫氣和空氣燃燒生成的火焰為能源,當待監測氣體接觸火焰后,在高溫下產生化學電離,電離出比電離產生出比基流高幾個數量級的離子。組分濃度不同,電離產生的離子流強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據電離產生的離子流信號的大小進行有機物組分的定量分析。
設備工作時,探頭完成反吹,系統開啟高溫隔膜泵通過探頭抽取樣品,色譜儀發出進樣信號后,待測氣體跟隨載氣,也就是氮氣進入柱系統完成各組份的分離,然后進入檢測系統完成各組分檢測。最后將轉換后的電信號傳遞給數據處理系統,數據處理系統記錄下各組分的圖譜并進行分析,再將各個組分的分析結果進行匯總。
設備氣路全程伴熱,保證氣體不會冷凝;擁有反吹氣路,消除其他影響,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同時設備還能夠自動重啟、自動點火、自動校正、自動進樣、自動斷電等多種自動化功能;軟件界面簡潔,使用方便,用戶可通過簡潔的界面操作完成色譜組分的標定、分析、實時顯示、 維護等功能。
揮發性有機物(VOCs)檢測原理——氫火焰離子法(FID)
揮發性有機物的檢測原理是FID方法,FID全稱為flameionizationdetector,翻譯為火焰離子化檢測儀,是一種高靈敏度通用型檢測器,它幾乎對所有的有機物都有響應,而對無機物、惰性氣體或火焰中不解離的物質等無響應或響應很小。
FID檢測技術是有機氣體檢測的一項有效方法。首先通過色譜柱對不同化合物進行分離,分離后的有機氣體被送入FID檢測器后,在檢測器氫火焰的高溫電離作用下,釋放出自由離子和電子。電子在FID檢測器的高壓電場向一端電極移動,在收集極形成微弱電流,電流的大小與單位時間進入檢測器的有機氣體質量相關,在進樣時間中采集到的信號總量,即反應了該有機氣體的含量。
FID,由Harley和Pretorious發明,演化自Scott發明的燃燒熱檢測儀(Heatof Combustion Detector)。FID用氫氣作為燃燒氣,其中摻有氦氣,氮氣等洗脫劑,在一個圓筒狀的電極里的噴嘴處燃燒。噴嘴與電極間電壓高達幾百伏,當含碳溶質在噴嘴處燃燒時,產生的電子/離子對被噴嘴和電極處收集起來產生電流,該電流被放大并傳送到記錄儀或電腦數據采集系統的A/D轉換器處。


您好!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