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十四五”時期,堅持穩中求進、實事求是,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在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態恢復等方面取得突破,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顯著提升,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要素系統治理、統籌推進格局基本形成。
———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省地表水國省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2%,國省考斷面全面消除Ⅴ類,京津水源上游流域優良水體比例保持100%,白洋淀水質穩定保持Ⅲ類??h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地下水水質保持穩定,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河湖生態用水逐步得到基本保障。生態流量管理措施全面落實,滹沱河、南運河、滏陽河、府河、趙王新河、青龍河、瀑河等重點河段逐步恢復 “有水”,灤河、洋河、白洋淀等重點河段淀區達到生態流量要求。
———河湖生態保護修復取得突破。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有效提升,主要河流源頭區、水源涵養區、河湖生態緩沖帶等水生態空間保護修復初見成效,白洋淀、滹沱河等實現 “有魚有草”,白洋淀、滏陽河等恢復中華鰟鮍等土著魚類。
到2035年,全省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河北水生態環境目標基本實現。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協調的生產生活方式總體形成,河湖生態流量得到保障;水源涵養功能得到有效保護,河湖生態緩沖帶得到維持和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顯著提升;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城鄉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基本滿足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
您好!請登錄